博客的名字看上去是兩個字,實際上包含了四種書寫的文字(繁體和簡體中文、英文和法文),顯而易見,「好」是繁體和簡體中文字(寫法上一樣),「Gourmand」既是英語,也是法語的單詞,意思是「美食家/貪吃的人」。這個博客將會以繁、簡中文、英文及法文來書寫,希望透過這四種語言文字分享我與甜品的奇妙經歷,以及將「美味」傳達給更多不同的人。
這個博客顧名思義是為「為食」之人(和喜歡旅遊/探索不同的文化的人)而設的,只因我也是貪吃之人,尤其鍾情於甜品。眾所周知,香港有 「美食天堂」的美譽,作為香港人也為此自豪。但是巴黎絕對不次於香港,巴黎也配得起「美食天堂」或「美食之都」此等美譽。



在「浪漫」的巴黎街道上,除了香水、時裝品牌名店外,糕點店、麵包店、冰淇淋店、巧克力店和茶館在巴黎也隨處可見。而且,有些餐廳和酒店的(自家製)甜點也很出色。 「甜點」在我的字典裡是泛指所有甜食:蛋糕、糕點、餡餅、曲奇、蛋撻、布丁、冰淇淋、雪葩、巧克力、甜飲料、糖果、甜麵包、甜湯(廣東話:糖水)、法國薄餅等。


法國的美食之多和深厚的飲食文化無人不知,在各國美食和米芝蓮星星餐廳的包圍之下,甜品的魅力有時候被忽略了。在一個機緣巧合的機會下,我開始了我的甜點探索之旅,我品嚐過巴黎超過60家大大小小的甜點店和麵包店,當中有法式、中式、台式、日式、韓式、美式、意式、德國式、中東式等等,包括Pierre Hermé, Angelina, Sadaharu Aoki, Carl Marletti, A. Lacroix Pâtissier, Il Gelato del Marchese, Kaffeehaus, Jean Paul Hévin, Blé Sucré, Plus 82, 閨蜜甜品等等。但這並不代表甜品探索之旅的終結,我還有一個很漫長的探索路途,因為巴黎的甜品店實在是數之不盡。


好Gourmand希望以「甜美」的照片和評分為你呈現各式各樣的甜點及各間店鋪「特色」,務求讓你有垂涎三尺🤤的感覺。在「Minicha之選」的部分,Minicha會從不同的甜品店購買相同的甜點,例如檸檬撻、馬卡龍和巧克力麵包,進行詳細比較,看看哪種口味更勝一籌。這也為你提供了一些如何在巴黎的眾多選擇中挑選好吃的甜點的提示。
我希望透過這個博客跟大家分享我的吃甜點經驗及舌尖上的感覺,給來巴黎旅遊或住在巴黎的人作參考。來吧!期待你與我一同走進美食世界,一起暢談。。😊